有关莲蓬的诗句
有关莲蓬的诗句
有关莲蓬的诗句
篇一:有关莲的诗句
有关莲的诗句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有关莲的歇后语
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池塘里的莲藕 嫩的好大雁吃莲秆 直脖啦 高山上的雪莲 不可多得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 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虎坐莲台 冒充善人黄豆芽炒莲藕 尽钻空子 老太太的金莲 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莲梗打人 思,丝,情不断 莲梗结籽 心连心 莲花并蒂开 恰好一对 莲藕炒粉条 无孔不入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关于莲的成语
[莲花步步生]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莲耦同根]比喻有血肉亲缘关系。
[柳腰莲脸]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之美。亦代指*。
[三寸金莲]金莲:旧指女子缠过的小脚。封建时代美誉妇女小脚的用语。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page/
[荷橐持筹]荷橐-带着装文具的小袋,持筹-拿着记数的算筹。谓参预筹画设计-出谋献策。
[菊老荷枯]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藕断丝不断]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藕断丝长]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同[藕断丝连"。
[藕断丝联]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同[藕断丝连"。
[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藕丝难杀]比喻感情缠绵-难以割断
谚语俗语。
采动莲花牵动藕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谜语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藕
白胖娃娃泥中卧-腰身细细心眼多。----------藕
谚语:
藕发莲生-必定有根。
事从根起-藕叶莲生。
篇二:有关荷花的诗句
有关莲花的诗词和作文
1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
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4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许
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6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七绝]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释]: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隔浦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乐府]
隔浦爱红莲-
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
复愁明年还暂时。
8采莲曲
作者:[崔国辅]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以[金"*补衬其他颜*-则
使*的*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
[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陆龟蒙]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
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 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 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采莲曲二首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 体裁:[七绝]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臵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
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塞外荷花也娇艳 仲夏之际-天气一直酷热难耐-去乡下找一处园子、一座水塘、一片树荫消暑纳凉-成了这段时间城里人主要的休闲方式。这天-我和几个朋友乘车来到距县城30多公里的依干尔其水库边的荷花池。 说它是荷花池-也不很确切-它是由一片片的的水塘相连而成-随便站在一处-举目望去-满眼的碧绿铺天盖地-那荷叶碧绿可爱-犹如一把把圆伞撑开在水面上-又似一个个碧玉盘托在水面-微风过处-一波波的绿浪翻滚而来-茎秆托着花朵挺立于水面-在风中快乐地摇曳着-点点粉白点缀域碧绿中-空气中流淌着荷花的幽香-说不出的一种赏心悦目。 荷花池的主
人姓李-听到有人来了-忙从简陋的屋子里迎出来-和我们一一问好。朋友和老李很熟-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老李是南方人-非常喜爱荷花。他说-荷花在他的家乡到
处都是-随处可见-来到新疆-生活中没有了荷花-总感到少了点什么。当初他承包下这片水塘的时候-就是看中了这里水源丰富-或许能把南方的荷花移植到这里。刚开始的时候-只种了一小片作为尝试-没想到-喜欢高温湿热的荷花在南疆这种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只要有充足的水分-也能生长得很好。老李欣喜万分-逐年扩大了荷花的种植面积-经过这么多年的辛苦-终于把荷花池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而这满池的荷花也给老李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老李还告诉我们-这几年-来这里看荷花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光看看荷花很单调-他又在池塘里养了一些鱼-来这里玩的人中如果有喜好垂钓的-只要付一点费用-就可以随意钓鱼-想野炊的话-他还提供锅灶供大家使用。 说话间-爱好垂钓的男士们已经找好了位臵-拿出携带的渔具-拉开架势开始了他们的垂钓比赛。女人大多对垂钓不感兴趣-但也不能无聊地枯坐着-便和老李商量-能不能用他那个小筏子载着我们女人到荷花深处游历一番,老李爽快地答应了-但又嘱咐我们-坐在筏子上千万别乱动-这虽然是池塘-但水也并不浅。老李选择了一处水位较浅的荷花池-招呼我们上了木筏-熟练地划动木浆-小心翼翼地在密不透风的莲叶间缓缓
划行。我们各自摘了一片硕大的荷叶倒扣在头上-权当阳伞-细细地欣赏着那些娇艳盛开的、含苞待放的、已经开过变成莲蓬的花们。一首宋代诗人赞美荷花的诗浮现在脑海:[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晴一晌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臵身在这荷花的世界里-仿佛臵身于江南水乡-习习凉风夹带着荷花的清香阵阵袭来-吹散了一身的热气和烦躁-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感弥漫全身。这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浓绿的莲、粉白的花-溢满了双眼-真的是既养眼-又养心、养神啊。 看来-休闲游览不一定非要去名山大川-留心一下身边-一块青草地-一片麦田-树荫下的一条小河旁-都可以成为我们休闲的胜地-只要你有这样的心境-有这样的情趣。
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走近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的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般大了-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高高挺立,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生机勃勃。一片片荷叶挨埃挤挤-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连着心-亲密无间。这时-吹来一阵风-[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美丽极了。风停了-[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叶面上的
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真是[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再细看。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仅美丽-而且很有用处。它的叶子能泡茶、做中*-莲藕能吃-莲子则是夏天清凉解暑的最佳食品。总之-全身都是宝。 荷花不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不像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啊:我爱荷花-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风亮节:
我爱荷花-我爱她的美丽-我爱她的真情。满池的荷花-满池的碧水、满池的碧叶映衬着-她们不就像一个个独站高阁看风景的白衣素女。你看她们的脸-不搽粉黛-自然白净-
就像暖玉一样-丝毫没有一丝人间烟火味,你再看她们的身姿-穿着绿裳-挺着脊梁-可不是女中的男儿。当有风吹过后-你还可以闻到她们散发出的清香-那淡淡的清香多像怀春女子细微喘息-我立刻就怦然心动了-原来再美丽-再超凡的女子也有动心的时候。更何况-在炎炎夏日下-只有她们看起来还那么清爽-感觉到还是那么清凉。我还爱荷花-爱她平易近人、处处为家、处处美丽的*格-试问世间又有几多花能做到这点呢。你看牡丹-娇艳丰满-犹如皇室的宠儿-更像杨贵妃-只可远观而不敢近瞧。再看看玫瑰-好养是好养-可是带刺-像凄婉的爱情-
或者悲壮的爱情-或者悲烈的女子-让人想不到一丝温暖。而昙花-孤僻异常-从来不白天开放-你非得夜间看她-而且美丽那么短暂-有句成语专门写她的:[昙花一现"。荷花就不同了-从偏远的山区到城市的花园-从村边的池塘到祖国的名湖-从农家小院到富贵人家的花池-到处都能欣赏到她-只要你给她土壤-给她水-给她说得过去的温度-她就安家落户-不会在意你的贫富-不会在意你名声大小-也不会因为肥料而喋喋不休-更不会长出刺来或夜间开放。你若喜欢-还可以摘下一枝-拿在手中-或者放到花瓶里-当恋人看到了-一定会赞叹不已。 难怪无数个诗人欣赏她们-爱她们-为她们赋诗写文-你看看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格-有着不同经历、情感的名人哪个不倾倒在她的身边。宋周敦
颐一篇<爱莲说>就名垂千古了-那一句[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赢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赞许-赢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强烈的共鸣。再看看大诗人李白称赞荷花-在他的眼中-荷花竟然成了艳丽无比的女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顿时散发出无比得绚烂-异常诱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诗句形容不足为过。当然-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成了夏日风景的制造者,比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花的生活情趣顿现纸上,比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我想荷花应该诗人见到过的美貌女子吧,比如石涛<荷花>[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荷花竟然成了诗人的娇妻-还那么温柔贤惠。他们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荷花的动人-也把诗人的欣赏之情寄于之中-更是千古传颂。 其实-不管就个人喜好-还是荷花本身的魅力-以及无数个诗人对其的眷恋-荷花都不得不成为我的心爱。
清晨-我从梦中醒来-突然想起今天要去看荷花-就赶紧起床-到荷花池去。
我三步并作两步-刚到池塘边-就有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我饶有兴趣地观赏着刚刚从梦中睡醒的荷花。
荷叶的茎是绿的-上面布满了小刺儿-好像一把伞柄,如果把荷叶茎折断-茎上就有许多连着的丝-真不愧是[藕
断丝连。"
荷叶茎的上面是很嫩的绿叶-绿的那么新鲜-那荷叶就像一把把张开的伞-有的像一个个大圆盘-还有的像一把把小扇子。透过荷叶的缝隙-只见一根根带着刺儿的茎在水上昂首挺胸。
荷叶都那么美-那荷花肯定是[亭亭玉立"了。
荷叶中冒出了许多仙女般的荷花-有的荷花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金黄*的花蕊和嫩黄*的莲蓬-它们好像在仰头微笑-散发出阵阵芳香-真让人陶醉。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还有几个睡莲-歪着脑袋紧贴水面-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大姑娘。
风停了-荷花也停止了舞蹈-荷花渐渐睡了-我也更爱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又去池塘边看荷花和荷叶。荷叶看上去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像飞碟-还有的像一把伞。荷花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像粉扑扑的桃子。我从远处看-荷花坐在荷叶上-有的已经鲜花盛开,有的还在含苞欲放。荷花有的是粉*的-
有的是白*的-还有的刚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白天-蜻蜓在荷叶上飞来飞去-青蛙坐在荷叶上呱呱地叫。我多想便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荷花上翩翩起舞。
你知道荷花吗,
荷花又名莲花-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它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叶似碧玉盘-茎似绿翠柱-花如出水芙蓉-清香远溢。花后又托出一盘珍珠般的、营养丰富莲子-地下埋着甜脆的藕茎。是个特别美丽-又特别奇异-又令人认为极其珍贵的花。
再我们看动画片时-总会听到[莲花宝座"-因为荷花美丽。着粉红的衣裳-坐在绿*的小船上-看上去是多么美丽-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少见到的-如果你去了-当你看到这种奇异的花时-你就会想到荷花太珍贵了。我也知道-我们每天上学、放学走的是陆地-我们无法把荷花带入陆地-我们看不着荷花。
篇三:与酒有关的诗词
与酒有关的诗词-共计96首-按时代划分为7个部分
一 当代名人酒与诗
<钓台题壁> 郁达夫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 义士纷纷说帝秦。
<三月一日对酒兴歌>郁达夫
愁怀端赖麴生开-厚地高天酒一杯。
未免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
杨枝马上驰成骋-桃叶横江去不回。
醉死何劳人荷锸-笑他刘阮是庸才。
<海上即事>柳亚子
天涯旧是伤心地-裙屐丛中我再来。
把臂恍疑人隔世-浇愁端赖酒盈杯。
琶琶天宝龟年怨-词赋江南庾信哀。
莫管存亡家国事-酒龙诗虎尽多才。
<壬子元日> 于右任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
徘徊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二 金元明清诗词与酒
<双调"拨不断>马致远
路旁碑-不知谁-青苔绿满无人祭。
毕卓生前酒一杯-曹公身后坟三尺。不如醉了还醉。
酒杯深-故人心。且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还醒争甚。
<中吕"阳春曲"知己>白朴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自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红酒歌> 扬维桢
杨子渴如马文园-宰官特赐桃花园。
桃花园头酿春酒-滴滴真珠红欲燃。
左官忽落东海边-渴心盐井生炎烟-
相呼西子湖上船-莲花博士饮中仙。
如银酒*未为贵-令人长忆桃花泉。
胶州判官玉牒览-忆昔同醉揉林筵。
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
朝来五马过陋廛-赠以同胞五*彩。
副以五凤搂头笺-何以浇我磊落抑塞之感慨。
桃花美酒斗十千-垂虹桥下水拍天-虹光散作真珠涎。
吴娃斗*樱在口-不放白雪盈人颠。
我有文园渴-苦无曲奏鸯鸳弦。
欲恐沙头双玉尽-力醉未与长瓶眠。
径当垂虹去-鲸量吸百川。
我歌君扣弦-一斗不惜诗百篇。
<八日谢家池宴> 汤显祖
已觉秋光满户庭-芙蓉一朵正清冷。
帘前夕照烟霞紫-座上林霏帐縸清。
袖拂暗香荷叶径-杯摇明月水心亭。
不辞烂醉黄花枕-明月登高也似醒。
<饮酒>袁宏道
刘伶之酒味太浅-渊明之酒味太深。
非深非浅谪仙家-未饮陶陶先醉心。
<盘山绝顶> 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自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与谁,故李将*舞剑台。
<自遣>郑板桥
啬彼丰兹信不移-我于困顿已无辞。
束狂入世犹嫌放-学拙论文尚厌奇。
看月不妨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
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
<水轩主人招饮月下作> 袁枚
江城秋在酒人家-酒对秋光兴倍加。
风定竹呈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红鞭携出天山雪-紫菊排成锦帐霞。
半夜风灯送行客-满墙醉影尚欹斜。
<酒旗>袁枚
客中谁劝醉如泥-赖有旗悬野店西。
望见一竿村便好-未停双辔马先嘶。
风狂似欲招人急-花落遥知取价低。
我是天涯倦游者-也曾小住唤偏提。
<勉女权歌>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临江仙> 秋瑾
把酒论文欢正好-同心况有同情。
阳关一曲暗飞声-离愁随马足-别恨绕江城。
铁画银钩两行字-岐言无限丁宁。
相逢异日可能凭? 河梁携手处-千里暮云横。
三宋词与酒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朝的词酒虽有浅斟低唱-另一种风格的诗酒-是以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为代表的和着烈酒豪情、伴着爱国主义的豪饮英气的豪放派诗酒-那种[醉里挑灯看剑"的英雄豪气、慷慨悲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秋波媚>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然而随着宋王朝的没落-也只能是[人间路窄酒杯宽"、[却道天凉好个秋"-在他们之后的南宋后期-政局较为稳定-以姜夔、史达祖等为代表的词人-以词咏怀人-词酒又回到了[浅斟低唱"为主。等到文天祥[徘徊把酒看苍天时"-宋朝已经覆灭了:
<贺新郎> 史达祖
同住西山下-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
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暑不到、雪宫风榭。 楚竹忽然呼月上-被东西几叶云萦惹。云散去-笑声罢。 清尊莫为婵娟泻。 为狂吟醉舞-毋失晋人风雅。
踏碎桥边杨柳影-不听渔樵闲话。 更欲举、空杯相谢。
北斗以南如此机-想吾曹、便是神仙也。 问今夜-是何夜。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李纲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 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蜞侪。
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水调歌头> 辛弃疾
??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第2篇:关于莲蓬的诗句
关于莲蓬的诗句
篇一:有关莲的诗句
有关莲的诗句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有关莲的歇后语
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池塘里的莲藕 嫩的好大雁吃莲秆 直脖啦 高山上的雪莲 不可多得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 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虎坐莲台 冒充善人黄豆芽炒莲藕 尽钻空子 老太太的金莲 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莲梗打人 思,丝,情不断 莲梗结籽 心连心 莲花并蒂开 恰好一对 莲藕炒粉条 无孔不入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关于莲的成语
[莲花步步生]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莲耦同根]比喻有血肉亲缘关系。
[柳腰莲脸]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之美。亦代指*。
[三寸金莲]金莲:旧指女子缠过的小脚。封建时代美誉妇女小脚的用语。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page/
[荷橐持筹]荷橐-带着装文具的小袋,持筹-拿着记数的算筹。谓参预筹画设计-出谋献策。
[菊老荷枯]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藕断丝不断]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藕断丝长]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同[藕断丝连"。
[藕断丝联]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同[藕断丝连"。
[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藕丝难杀]比喻感情缠绵-难以割断
谚语俗语。
采动莲花牵动藕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谜语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藕
白胖娃娃泥中卧-腰身细细心眼多。----------藕
谚语:
藕发莲生-必定有根。
事从根起-藕叶莲生。
篇二:有关荷花的诗句
有关莲花的诗词和作文
1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
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4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许
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6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七绝]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释]: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隔浦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乐府]
隔浦爱红莲-
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
复愁明年还暂时。
8采莲曲
作者:[崔国辅]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转载于:cssyq。co m 书 业 网:关于莲蓬的诗句)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以[金"*补衬其他颜*-则
使*的*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
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陆龟蒙]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 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 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
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采莲曲二首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 体裁:[七绝]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臵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
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塞外荷花也娇艳 仲夏之际-天气一直酷热难耐-去乡下找一处园子、一座水塘、一片树荫消暑纳凉-成了这段时间城里人主要的休闲方式。这天-我和几个朋友乘车来到距县城30多公里的依干尔其水库边的荷花池。 说它是荷花池-也不很确切-它是由一片片的的水塘相连而成-随便站在一处-举目望去-满眼的碧绿铺天盖地-那荷叶碧绿可爱-犹如一把把圆伞撑开在水面上-又似一个个碧玉盘托在水面-微风过处-一波波的绿浪翻滚而来-茎秆托着花朵挺立于水面-在风中快乐地摇曳着-点点粉白点缀域碧绿中-空气中
流淌着荷花的幽香-说不出的一种赏心悦目。 荷花池的主人姓李-听到有人来了-忙从简陋的屋子里迎出来-和我们一一问好。朋友和老李很熟-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老李是南方人-非常喜爱荷花。他说-荷花在他的家乡到
处都是-随处可见-来到新疆-生活中没有了荷花-总感到少了点什么。当初他承包下这片水塘的时候-就是看中了这里水源丰富-或许能把南方的荷花移植到这里。刚开始的时候-只种了一小片作为尝试-没想到-喜欢高温湿热的荷花在南疆这种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只要有充足的水分-也能生长得很好。老李欣喜万分-逐年扩大了荷花的种植面积-经过这么多年的辛苦-终于把荷花池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而这满池的荷花也给老李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老李还告诉我们-这几年-来这里看荷花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光看看荷花很单调-他又在池塘里养了一些鱼-来这里玩的人中如果有喜好垂钓的-只要付一点费用-就可以随意钓鱼-想野炊的话-他还提供锅灶供大家使用。 说话间-爱好垂钓的男士们已经找好了位臵-拿出携带的渔具-拉开架势开始了他们的垂钓比赛。女人大多对垂钓不感兴趣-但也不能无聊地枯坐着-便和老李商量-能不能用他那个小筏子载着我们女人到荷花深处游历一番,老李爽快地答应了-但又嘱咐我们-坐在筏子上千万别乱动-这虽然是池塘-但水也并不浅。老李选择了一处水位较浅的荷花池-招呼我们上了木
筏-熟练地划动木浆-小心翼翼地在密不透风的莲叶间缓缓划行。我们各自摘了一片硕大的荷叶倒扣在头上-权当阳伞-细细地欣赏着那些娇艳盛开的、含苞待放的、已经开过变成莲蓬的花们。一首宋代诗人赞美荷花的诗浮现在脑海:[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晴一晌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臵身在这荷花的世界里-仿佛臵身于江南水乡-习习凉风夹带着荷花的清香阵阵袭来-吹散了一身的热气和烦躁-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感弥漫全身。这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浓绿的莲、粉白的花-溢满了双眼-真的是既养眼-又养心、养神啊。 看来-休闲游览不一定非要去名山大川-留心一下身边-一块青草地-一片麦田-树荫下的一条小河旁-都可以成为我们休闲的胜地-只要你有这样的心境-有这样的情趣。
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走近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的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般大了-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高高挺立,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生机勃勃。一片片荷叶挨埃挤挤-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连着心-亲密无间。这时-吹来一阵风-[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
美丽极了。风停了-[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真是[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再细看。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仅美丽-而且很有用处。它的叶子能泡茶、做中*-莲藕能吃-莲子则是夏天清凉解暑的最佳食品。总之-全身都是宝。 荷花不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不像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啊:我爱荷花-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风亮节:
我爱荷花-我爱她的美丽-我爱她的真情。满池的荷花-满池的碧水、满池的碧叶映衬着-她们不就像一个个独站高
阁看风景的白衣素女。你看她们的脸-不搽粉黛-自然白净-就像暖玉一样-丝毫没有一丝人间烟火味,你再看她们的身姿-穿着绿裳-挺着脊梁-可不是女中的男儿。当有风吹过后-你还可以闻到她们散发出的清香-那淡淡的清香多像怀春女子细微喘息-我立刻就怦然心动了-原来再美丽-再超凡的女子也有动心的时候。更何况-在炎炎夏日下-只有她们看起来还那么清爽-感觉到还是那么清凉。我还爱荷花-爱她平易近人、处处为家、处处美丽的*格-试问世间又有几多花能做到这点呢。你看牡丹-娇艳丰满-犹如皇室的宠儿-更像杨贵妃-只可远观而不敢近瞧。再看看玫瑰-好养是好养-可是带刺-像凄婉的爱情-
或者悲壮的爱情-或者悲烈的女子-让人想不到一丝温暖。而昙花-孤僻异常-从来不白天开放-你非得夜间看她-而且美丽那么短暂-有句成语专门写她的:[昙花一现"。荷花就不同了-从偏远的山区到城市的花园-从村边的池塘到祖国的名湖-从农家小院到富贵人家的花池-到处都能欣赏到她-只要你给她土壤-给她水-给她说得过去的温度-她就安家落户-不会在意你的贫富-不会在意你名声大小-也不会因为肥料而喋喋不休-更不会长出刺来或夜间开放。你若喜欢-还可以摘下一枝-拿在手中-或者放到花瓶里-当恋人看到了-一定会赞叹不已。 难怪无数个诗人欣赏她们-爱她们-为她们赋诗写文-你看看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格-
有着不同经历、情感的名人哪个不倾倒在她的身边。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就名垂千古了-那一句[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赢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赞许-赢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强烈的共鸣。再看看大诗人李白称赞荷花-在他的眼中-荷花竟然成了艳丽无比的女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顿时散发出无比得绚烂-异常诱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诗句形容不足为过。当然-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成了夏日风景的制造者,比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花的生活情趣顿现纸上,比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我想荷花应该诗人见到过的美貌女子吧,比如石涛<荷花>[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荷花竟然成了诗人的娇妻-还那么温柔贤惠。他们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荷花的动人-也把诗人的欣赏之情寄于之中-更是千古传颂。 其实-不管就个人喜好-还是荷花本身的魅力-以及无数个诗人对其的眷恋-荷花都不得不成为我的心爱。
清晨-我从梦中醒来-突然想起今天要去看荷花-就赶紧起床-到荷花池去。
我三步并作两步-刚到池塘边-就有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我饶有兴趣地观赏着刚刚从梦中睡醒的荷花。
荷叶的茎是绿的-上面布满了小刺儿-好像一把伞柄,
如果把荷叶茎折断-茎上就有许多连着的丝-真不愧是[藕断丝连。"
荷叶茎的上面是很嫩的绿叶-绿的那么新鲜-那荷叶就像一把把张开的伞-有的像一个个大圆盘-还有的像一把把小扇子。透过荷叶的缝隙-只见一根根带着刺儿的茎在水上昂首挺胸。
荷叶都那么美-那荷花肯定是[亭亭玉立"了。
荷叶中冒出了许多仙女般的荷花-有的荷花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金黄*的花蕊和嫩黄*的莲蓬-它们好像在仰头微笑-散发出阵阵芳香-真让人陶醉。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还有几个睡莲-歪着脑袋紧贴水面-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大姑娘。
风停了-荷花也停止了舞蹈-荷花渐渐睡了-我也更爱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又去池塘边看荷花和荷叶。荷叶看上去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像飞碟-还有的像一把伞。荷花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像粉扑扑的桃子。我从远处看-荷花坐在荷叶上-有的已经鲜花盛开,有的还在含苞欲放。荷花有的是粉*的-有的是白*的-还有的刚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白天-蜻蜓在荷叶上飞来飞去-青蛙坐在荷叶上呱呱地叫。我多想便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荷花上翩翩起舞。
你知道荷花吗,
荷花又名莲花-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它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叶似碧玉盘-茎似绿翠柱-花如出水芙蓉-清香远溢。花后又托出一盘珍珠般的、营养丰富莲子-地下埋着甜脆的藕茎。是个特别美丽-又特别奇异-又令人认为极其珍贵的花。
再我们看动画片时-总会听到[莲花宝座"-因为荷花美丽。着粉红的衣裳-坐在绿*的小船上-看上去是多么美丽-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少见到的-如果你去了-当你看到这种奇异的花时-你就会想到荷花太珍贵了。我也知道-我们每天上学、放学走的是陆地-我们无法把荷花带入陆地-我们看不着荷花。
篇三:关于荷的诗句6
关于荷的诗句
荷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随俗浮沉-正直-
不炫耀的如君子一样的高贵品质。 柳永笔下的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黄庭坚描绘的[凭栏十里芰荷香"-其绿盖红衣-仍幽香袭人。
南宋杨万里诗<清晓湖上>:[荷花笑沐胭脂露-将谓无人见晓妆"。
北宋*家、文学家王安石在<题西太一宫壁>诗中写到:[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荷花满湖风雨来",明朝杨基<梦游西湖>,、[湿了荷花雨便休",宋朝吴
惟信<西湖雨吟>,和[媚水荷花粉未干",宋朝王月浦<荷花>,。
杨万里词<昭君怨-咏荷上雨>:[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
窝-泻清波。",唐,吴融诗<思凉>:[绿荷风动露珠倾"。
李商隐的[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
作>,
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杨万里诗<小池>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
蜒立上头"-谢眺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夏天--千层翠盖万红妆。[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
热游荷池上>,,和[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唐朝郑谷<莲叶>,。
秋天--露冷莲房坠粉红。[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南朝萧绎<采莲
赋>,-[不堪翠减红销际?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又秋风。",元朝刘因<秋
莲>,-[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李清照<忆王孙>,-[园翁莫把秋荷折-
留与游鱼盖夕阳。",周密<西塍废圃>,的荷叶枯败、莲蓬颤抖-[红衣落尽渚莲
愁",赵嘏<长安秋望>,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
起。",宋朝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南朝陈"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竹*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唐"杜甫<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映晨昏。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
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宋"米友仁<临江仙>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宋"姜夔: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
入西陵。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金"蔡松年<鹧鸪天>
第3篇:有关荷花莲蓬的诗句
有关荷花莲蓬的诗句
篇一:有关荷花的诗句
有关莲花的诗词和作文
1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
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4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许
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6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七绝]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释]: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隔浦莲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乐府]
隔浦爱红莲-
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
复愁明年还暂时。
8采莲曲
作者:[崔国辅]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
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以[金"*补衬其他颜*-则
使*的*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
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陆龟蒙]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 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
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 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采莲曲二首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 体裁:[七绝]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臵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塞外荷花也娇艳 仲夏之际-天气一直酷热难耐-去乡下找一处园子、一座水塘、一片树荫消暑纳凉-成了这段时间城里人主要的休闲方式。这天-我和几个朋友乘车来到距
县城30多公里的依干尔其水库边的荷花池。 说它是荷花池-也不很确切-它是由一片片的的水塘相连而成-随便站在一处-举目望去-满眼的碧绿铺天盖地-那荷叶碧绿可爱-犹如一把把圆伞撑开在水面上-又似一个个碧玉盘托在水面-微风过处-一波波的绿浪翻滚而来-茎秆托着花朵挺立于水面-在风中快乐地摇曳着-点点粉白点缀域碧绿中-空气中流淌着荷花的幽香-说不出的一种赏心悦目。 荷花池的主人姓李-听到有人来了-忙从简陋的屋子里迎出来-和我们一一问好。朋友和老李很熟-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老李是南方人-非常喜爱荷花。他说-荷花在他的家乡到
处都是-随处可见-来到新疆-生活中没有了荷花-总感到少了点什么。当初他承包下这片水塘的时候-就是看中了这里水源丰富-或许能把南方的荷花移植到这里。刚开始的时候-只种了一小片作为尝试-没想到-喜欢高温湿热的荷花在南疆这种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只要有充足的水分-也能生长得很好。老李欣喜万分-逐年扩大了荷花的种植面积-经过这么多年的辛苦-终于把荷花池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而这满池的荷花也给老李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老李还告诉我们-这几年-来这里看荷花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光看看荷花很单调-他又在池塘里养了一些鱼-来这里玩的人中如果有喜好垂钓的-只要付一点费用-就可以随意钓鱼-想野炊的话-他还提供锅灶供大家使用。 说话间-爱好垂
钓的男士们已经找好了位臵-拿出携带的渔具-拉开架势开始了他们的垂钓比赛。女人大多对垂钓不感兴趣-但也不能无聊地枯坐着-便和老李商量-能不能用他那个小筏子载着我们女人到荷花深处游历一番,老李爽快地答应了-但又嘱咐我们-坐在筏子上千万别乱动-这虽然是池塘-但水也并不浅。老李选择了一处水位较浅的荷花池-招呼我们上了木筏-熟练地划动木浆-小心翼翼地在密不透风的莲叶间缓缓划行。我们各自摘了一片硕大的荷叶倒扣在头上-权当阳伞-细细地欣赏着那些娇艳盛开的、含苞待放的、已经开过变成莲蓬的花们。一首宋代诗人赞美荷花的诗浮现在脑海:[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晴一晌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臵身在这荷花的世界里-仿佛臵身于江南水乡-习习凉风夹带着荷花的清香阵阵袭来-吹散了一身的热气和烦躁-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感弥漫全身。这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浓绿的莲、粉白的花-溢满了双眼-真的是既养眼-又养心、养神啊。 看来-休闲游览不一定非要去名山大川-留心一下身边-一块青草地-一片麦田-树荫下的一条小河旁-都可以成为我们休闲的胜地-只要你有这样的心境-有这样的情趣。
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走
近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的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般大了-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高高挺立,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生机勃勃。一片片荷叶挨埃挤挤-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连着心-亲密无间。这时-吹来一阵风-[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美丽极了。风停了-"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真是[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再细看。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不仅美丽-而且很有用处。它的叶子能泡茶、做中*-莲藕能吃-莲子则是夏天清凉解暑的最佳食品。总之-全身都是宝。 荷花不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不像梅
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啊:我爱荷花-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风亮节:
我爱荷花-我爱她的美丽-我爱她的真情。满池的荷花-满池的碧水、满池的碧叶映衬着-她们不就像一个个独站高阁看风景的白衣素女。你看她们的脸-不搽粉黛-自然白净-就像暖玉一样-丝毫没有一丝人间烟火味,你再看她们的身姿-穿着绿裳-挺着脊梁-可不是女中的男儿。当有风吹过后-你还可以闻到她们散发出的清香-那淡淡的清香多像怀春女子细微喘息-我立刻就怦然心动了-原来再美丽-再超凡的女子也有动心的时候。更何况-在炎炎夏日下-只有她们看起来还那么清爽-感觉到还是那么清凉。我还爱荷花-爱她平易近人、处处为家、处处美丽的*格-试问世间又有几多花能做到这点呢。你看牡丹-娇艳丰满-犹如皇室的宠儿-更像杨贵妃-只可远观而不敢近瞧。再看看玫瑰-好养是好养-可是带刺-像凄婉的爱情-
或者悲壮的爱情-或者悲烈的女子-让人想不到一丝温暖。而昙花-孤僻异常-从来不白天开放-你非得夜间看她-而且美丽那么短暂-有句成语专门写她的:[昙花一现"。荷花就不同了-从偏远的山区到城市的花园-从村边的池塘到祖国的名湖-从农家小院到富贵人家的花池-到处都能欣赏到
她-只要你给她土壤-给她水-给她说得过去的温度-她就安家落户-不会在意你的贫富-不会在意你名声大小-也不会因为肥料而喋喋不休-更不会长出刺来或夜间开放。你若喜欢-还可以摘下一枝-拿在手中-或者放到花瓶里-当恋人看到了-一定会赞叹不已。 难怪无数个诗人欣赏她们-爱她们-为她们赋诗写文-你看看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格-有着不同经历、情感的名人哪个不倾倒在她的身边。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就名垂千古了-那一句[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赢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赞许-赢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强烈的共鸣。再看看大诗人李白称赞荷花-在他的眼中-荷花竟然成了艳丽无比的女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顿时散发出无比得绚烂-异常诱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诗句形容不足为过。当然-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成了夏日风景的制造者,比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花的生活情趣顿现纸上,比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我想荷花应该诗人见到过的美貌女子吧,比如石涛<荷花>[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荷花竟然成了诗人的娇妻-还那么温柔贤惠。他们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荷花的动人-也把诗人的欣赏之情寄于之中-更是千古传颂。 其实-不管就个人喜好-还是荷花本身的魅力-以及无数个诗人对
其的眷恋-荷花都不得不成为我的心爱。
清晨-我从梦中醒来-突然想起今天要去看荷花-就赶紧起床-到荷花池去。
我三步并作两步-刚到池塘边-就有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我饶有兴趣地观赏着刚刚从梦中睡醒的荷花。
荷叶的茎是绿的-上面布满了小刺儿-好像一把伞柄,如果把荷叶茎折断-茎上就有许多连着的丝-真不愧是[藕断丝连。"
荷叶茎的上面是很嫩的绿叶-绿的那么新鲜-那荷叶就像一把把张开的伞-有的像一个个大圆盘-还有的像一把把小扇子。透过荷叶的缝隙-只见一根根带着刺儿的茎在水上昂首挺胸。
荷叶都那么美-那荷花肯定是[亭亭玉立"了。
荷叶中冒出了许多仙女般的荷花-有的荷花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金黄*的花蕊和嫩黄*的莲蓬-它们好像在仰头微笑-散发出阵阵芳香-真让人陶醉。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还有几个睡莲-歪着脑袋紧贴水面-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大姑娘。
风停了-荷花也停止了舞蹈-荷花渐渐睡了-我也更爱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又去池塘边看荷花和荷叶。荷叶看上去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像飞碟-还有的像一把
伞。荷花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像粉扑扑的桃子。我从远处看-荷花坐在荷叶上-有的已经鲜花盛开,有的还在含苞欲放。荷花有的是粉*的-有的是白*的-还有的刚露出嫩黄*的小莲蓬。白天-蜻蜓在荷叶上飞来飞去-青蛙坐在荷叶上呱呱地叫。我多想便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荷花上翩翩起舞。
你知道荷花吗,
荷花又名莲花-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它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叶似碧玉盘-茎似绿翠柱-花如出水芙蓉-清香远溢。花后又托出一盘珍珠般的、营养丰富莲子-地下埋着甜脆的藕茎。是个特别美丽-又特别奇异-又令人认为极其珍贵的花。
再我们看动画片时-总会听到[莲花宝座"-因为荷花美丽。着粉红的衣裳-坐在绿*的小船上-看上去是多么美丽-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少见到的-如果你去了-当你看到这种奇异的花时-你就会想到荷花太珍贵了。我也知道-我们每天上学、放学走的是陆地-我们无法把荷花带入陆地-我们看不着荷花。
篇二:有关莲的诗句
有关莲的诗句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
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有关莲的歇后语
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池塘里的莲藕 嫩的好大雁吃莲秆 直脖啦 高山上的雪莲 不可多得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 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虎坐莲台 冒充善人黄豆芽炒莲藕 尽
钻空子 老太太的金莲 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莲梗打人 思,丝,情不断 莲梗结籽 心连心 莲花并蒂开 恰好一对 莲藕炒粉条 无孔不入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关于莲的成语
[莲花步步生]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莲耦同根]比喻有血肉亲缘关系。
[柳腰莲脸]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之美。亦代指*。
[三寸金莲]金莲:旧指女子缠过的小脚。封建时代美誉妇女小脚的用语。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page/
[荷橐持筹]荷橐-带着装文具的小袋,持筹-拿着记数的算筹。谓参预筹画设计-出谋献策。
[菊老荷枯]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藕断丝不断]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藕断丝长]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同[藕断丝连"。
[藕断丝联]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同[藕断丝连"。
[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藕丝难杀]比喻感情缠绵-难以割断
谚语俗语。
采动莲花牵动藕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谜语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泥里
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藕
白胖娃娃泥中卧-腰身细细心眼多。----------藕
谚语:
藕发莲生-必定有根。
事从根起-藕叶莲生。
篇三:赞美荷花的诗句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则*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是过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
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
花。
荷花 [宋]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
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
风度清香趁画船。
荷花 [宋]王安石
亭亭风露拥川坻-
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
故应将尔当西施。
赞美荷花的诗句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
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荷花象征 纯洁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投入水面-*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臵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
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
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
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
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臵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贴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五月-西施泛舟出现了-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人争餐秀*-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
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西施就被越王带邀而去了。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
君王昨夜舟中宿。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
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第4篇:有关莲花的诗句
核心提示:1、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2、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3、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
1、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咏同心芙蓉诗> 隋?杜公瞻
2、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3、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咏莲> 宋?杜衍
4、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莲藕花叶图> 元?吴师道
5、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荷花> 宋?王月浦
6、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自怜贫病不出门,无奈心情被花恼。夜来一雨愁思浓,晚看玉露垂庭草。便须扶杖买兰舟,莫待红妆被霜老。--<荷花> 宋?湛道山
7、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莲叶> 唐?郑谷
8、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 宋?刘颁
9、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10、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秋*坐> 元?赵雍
11、秀樾横塘十里香, 水花晚*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鹧鸪天。赏荷> 金?蔡松年
12、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北亭> 唐?李群玉
13、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荷花> 宋?白玉蟾
14、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荷花媚?荷花> 宋?苏东坡
15、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湖边> 宋?崔复初
16、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二首> 唐?王昌龄
17、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采莲曲> 梁?萧纲
18、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19、田田*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新荷> 唐?李群玉
20、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荷花> 宋?董嗣杲
21、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荷花> 宋?释仲殊
22、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词> 元?丁鹤年
23、水阔雨萧萧,风微影自摇。徐娘羞半面,楚女妒纤腰。别恨抛深浦,遗香逐画桡。华灯连雾夕,钿合映霞朝。泪有鲛人见,魂须宋玉招。凌波终未渡,疑待鹊为桥。--<荷花> 宋?钱惟演
24、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赠荷花> 唐?李商隐
25、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月下看白莲> 宋?杨公远
26、诗曰: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词笑令(采莲)> 宋?秦观
27、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
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折荷有赠> 唐?李白
28、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画荷花二首> 宋?释云岫
29、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采莲> 宋?秦观
30、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采莲曲> 唐?李白
31、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荷花> 元?何中
32、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33、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甘草子> 宋?柳永
34、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池莲> 金?完颜畴
35、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 晋?乐府
36、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近人船。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浦口竹枝> 明?袁凯
37、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采莲曲> 宋?邹登龙
38、平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高系红裙袖双卷,不惜浮萍沾皓腕。争先采得隐船篷,多少相欺互相问。吴儿荡桨来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郎指莲房妾折丝,莲不到头丝不止。月上潮平四散归,舟轻楫短去如飞。断肠脉脉两无语,寄情流水传相思。--<江南曲> 宋?张耒
39、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莲花> 宋?张文潜
40、平波浮动洛妃钿,翠*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自注:莲:怜,双关。--<新荷> 宋?朱淑真
41、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四望亭观荷花> 宋?姚勉
42、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 唐?温庭筠
43、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荷花> 宋?宋伯仁
44、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 唐?李白
45、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曲> 唐?白居易
46、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州宅堂前荷花> 宋?范成大
47、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乐府三首> 唐?孟郊
48、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露洗玉般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秋莲> 明?文徵明
49、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荷花> 明?徐渭
50、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采莲曲> 梁?吴均
51、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采莲曲> 明?沈野
52、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荷花> 宋?杨万里
53、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卜算子(荷花)> 宋?辛弃疾
54、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红白莲> 宋?杨万里
55、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渔家傲> 宋?欧阳修
56、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5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采桑子> 宋?欧阳修
58、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著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画堂春(风中荷花)> 宋?沈瀛
59、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自注:渠:她。--<荷花> 宋?苏泂
60、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东湖荷花> 宋?释文珦
61、干荷叶,*苍苍,老柄风摇荡。减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番霜。寂寞秋江上。--<干荷叶> 元?刘秉忠
62、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曲池荷> 唐?卢照邻
63、风生杜若洲,日暮垂杨浦。行到田田乱叶边,不见凌波女。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卜算子> 宋?张孝祥
64、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 宋?柳永
65、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雨中荷花> 宋?杜衍
66、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子> 唐?皇甫松
67、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荷叶> 宋?欧阳修
68、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采莲曲> 宋?何应龙
69、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恰似轻盈女,好风姿。--<女冠子> 唐?欧阳炯
7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赞
作者:渡 录入:108兄弟汇-mr紫草 来源:网络
上一篇:有关杜鹃的诗词下一篇:歇后语大全
第5篇:心若莲蓬诗歌
用春雨阳光的墨*
描绘你的风韵
你踩着春的节奏
脚步徐缓轻盈
暖暖的.阳光穿透
你溪水一样的柔情
折一枝三月的杨柳
描一笔细细的眉
抹一缕恬淡的笑容
写荷一样的风韵
抚一曲春江花月夜
跳跃一颗明月般的心
想象中你披一身薄雾
伫立在江南烟雨中
期待一个如水的初见
在三月渲染出桃花的红
春风轻拂你一衣带水
烟也朦胧雨也朦胧
或许你是梦中的天使
白衣胜雪满面春风
恬淡宁静的日子
有莲花的甜也有莲蓬的苦
你月光一样皎白的心里
是否有风将春水吹皱
用一条七彩的虹
你装点一个旖旎的梦
用一朵花的绽放
写菩提一样的镌永
蓝蓝的天映着蓝蓝的水
多情的心是一朵莲蓬
【心若莲蓬诗歌】相关文章:
1.心若空了诗歌
2.心若桃花诗歌
3.心若玉-故事阅读
4.心若止水伤感散文
5.承若诗歌
6.若,你懂诗歌
7.心若天空胸怀天下高一诗歌
8.心若坚定,执着无悔的爱情诗歌
第6篇:有关莲蓬的500字作文
莲蓬是一种植物.上面碗形,底下一根茎,就成了莲蓬。
莲蓬是由荷花组成的。荷花上的花瓣没有了,就成了莲蓬。莲蓬上有许多洞,洞里有着可以吃的果实。
那绿*的果实是一个前铅笔形的上面还有一个黑点。当然这时还不可以一口吞下去。要把皮咬一下,绿*的皮就出现了裂缝,接着用手把它的皮弄开,会出现可以吃的白白的果实。那果实里面有一个绿绿的芯,那芯可以吃,但又苦又*。虽说又苦又*,但可以去火消炎,有着不同的疗效。这果实既可以吃出美味,也可以去火消炎,好极了!当然,如果皮软,说明它还没熟。
我不仅喜欢莲蓬的这方面,我更喜欢荷花。
莲蓬就是荷花形成,它们成为一体,荷花的花,娇艳美丽,有洁白无暇,也有着粉红佳人。荷花在骄阳似火的六月开放,如果赶上雨天的荷花,那荷花,个荷花更是美丽。更有一份韵味,更有一些看头。雨后的荷花,楚楚动人,再加上碧盘的叶,可与拥如花贵的牡丹,水灵灵的百合,美丽的兰花,冬天有高尚气节的梅花,秋天金黄的傲菊,清香雪白的茉莉都可以比美,可爱之极。
我不是只单单喜欢莲蓬的这些,我更喜欢的是它这种高尚的节*。
荷花它默默无闻,无私的奉献,出淤泥而不染,在火球似的太阳的六月,为人们开放,它优雅`朴素,让我更喜欢它.尤其是它花谢时,它还把果实留在人间.所以我赞扬它----荷花.
荷花我喜欢你,我们也应学习你出淤泥而不染,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
- 幼师个人简历的自我评价
-
2024-05-16 13:46:06
-
- 我的老师日记
-
2024-05-13 00:45:53
-
- 今天是圣诞节日记
-
2024-05-13 00:43:06
-
- 部队换季保养广播稿
-
2024-05-13 00:40:20
-
- 临时救助申请书
-
2024-05-13 00:37:33
-
- 宣传部自我介绍
-
2024-05-13 00:34:46
-
- 描写景的作文600字
-
2024-05-13 00:32:00
-
- 初中生的日记500字
-
2024-05-13 00:29:13
-
- 幼师个人简历自我介绍
-
2024-05-13 00:26:26
-
-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作文600字
-
2024-05-13 00:23:39
-
- 立项申请书
-
2024-05-13 00:20:52
-
- 小学转学申请书
-
2024-05-13 00:18:06
-
- 联欢会闭幕词
-
2024-05-13 00:15:19
-
-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
-
2024-05-13 00:12:32
-
- 成长类中考满分作文
-
2024-05-13 00:09:45
-
- 二年级的春天作文
-
2024-05-13 00:06:59
-
- 高中生活周记
-
2024-05-13 00:04:12
-
- 高中退学申请书
-
2024-05-13 00:01:25
-
- 写一件后悔的事的作文300字
-
2024-05-12 23:58:38
-
- 四年级期中考试作文
-
2024-05-12 23:55:51